唐诗

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45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据《全唐诗》及其有关补遗所载,现存诗有52...唐诗的特点又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发展变化,人们已公认明人高棅对唐诗“初、盛、中、晚”的四期划分说。初唐是唐诗的因袭变革期。一方面出于润色鸿业的需要, ...

搜索到与“ 唐诗”相关的文献共 26

  • 宋蜀道的文化史意义

    蜀道诗是唐宋文学中独具内涵的偏冷领域,本文在专意考察唐宋蜀道题材诗歌的基础上,对唐宋时期旅历蜀道、留下题咏的诗人文化心态、诗歌创作作了初步探讨论证,揭示了唐宋蜀道诗所反映的历史原型、咏史特征、忧患意识...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04期 关键词: "蜀道诗"," 咏史特征"," 忧患意识"," 栈道" 收藏

  • 代体育歌特点研究

    唐代体育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人们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体育场面,生动传神的体育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生活画面,体现了大唐民族高涨...

    《体育科学研究》 2002年03期 关键词: "唐代"," 体育诗歌"," 创作背景"," 艺术特色" 收藏

  • 浅析诗歌翻译的“三美论”——许渊冲英译《登高》赏析

    许渊冲教授是汉语古体诗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译诗的"三美"翻译理论,主张从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保持和传递原诗的神韵。"三美论"对诗歌翻译理论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本文试从许英译杜甫的《登高》一诗来分...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08年03期 关键词: "许渊冲"," “三美论”"," 诗歌翻译"," 《登高》" 收藏

  • 王夫之的歌评选与

    王夫之中年以后留意诗学,广泛研究前代诗歌,并编有古诗、唐诗、宋元诗、明诗四种选本,其中的评语凝聚了他晚年对诗歌的许多见解,与其诗话中的议论相发明,但历来的研究多集中亍他的诗歌美学,而较少关注其诗歌批评...

    《文学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 "王夫之","诗歌评选","唐诗观","杜甫" 收藏

  • 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

    参加这次盛会(即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舍——编者按),未提交论文,只能就个人从事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做法和想法,作个简要的汇报。在我的印象中,“唐诗学”这个名称是于20世纪80...

    《文学与文化》 2011年3期 关键词: "唐诗学建设" 收藏

  • 徐献忠与《品》

    徐献忠的《唐诗品》是明代为数不多的唐诗专论之一,代表了嘉靖前期唐诗接受的时代特色,且在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关于徐献忠的生平事迹,所见工具书及研究论著皆语焉不详。本文以徐氏《长谷集》为主要依据,对其生平...

    《文学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 "馀献忠","生平","诗学思想","唐诗论评","唐诗观" 收藏

  • 八十年来的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

    八十年来几辈中国学者的持续努力,在唐诗辑佚方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将这一长时段的工作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介绍各家的主要收获。同时,也指出唐诗辑佚普遍存在的重复收录和鉴别不精的问题,并试图说明在古籍数...

    《文学与文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 "唐诗","辑佚","文学史","白话诗","流行诗" 收藏

  • “格调”论与诗人“性灵”说

    清代的唐诗接受与各种诗论联系紧密。沈德潸《唐诗别裁集》的选评,先审是否符合诗教宗旨,然后论体裁、音节和神韵,既推崇雄健浑成的风格,亦欣赏冲淡清远的情韵,一归之于温柔敦厚的中正平和。这是一种能反映中国诗...

    《文学与文化》 2012年2期 关键词: "唐诗诗教“格调”论“性灵”说" 收藏

  • 歌中的张良题咏及其文化意蕴

    唐宋咏史诗中有大量对汉代张良的题咏,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韦庄、苏轼、王安石、朱淑真、陆游、文天祥等著名诗人在内。绝大多数诗人对张良的显赫功名和个人风范推崇企慕,给予了热情赞颂,也有少...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02期 关键词: "张良"," 唐宋"," 咏史诗"," 文化心态" 收藏

  • 重评W. J. B. 弗莱彻对英译的贡献

    W. J. B. 弗莱彻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早出版唐诗英译专门著作的译者袁其译本选译了286首唐诗袁首次较为全面地将唐诗这一代表中国古典文学最高峰的文化瑰宝展现在英美读者面前袁并在随后近百年内产生了持续的...

    《文学与文化》 2013年1期 关键词: "弗莱彻唐诗英译推介归化和异化" 收藏

查看更多

唐诗相似词

唐诗相关词

唐诗相关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