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72
B. R.施伦科提出的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对他人或自己的一种知觉方式,印象管理理论中...社会认同是对自己或他人认同的知觉,即,除了对“他人像什么样的人”的这类知觉外,人们内心还存在着他人如何知觉自己的主观判断。从这一点上说,对自己认 ...
搜索到与“ 社会认同”相关的文献共 10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当前,由于边疆民族地区情况复杂,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化解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 收藏
<p>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入手,考察培育策略的个体文化身份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切实加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p>
《科技创业月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完善,并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灌输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 收藏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认同包括三种形态:合法性认同、拒斥性认同和计划性认同。不同形态的社会认同地位是不同的。网络社会认同的转化路径主要包括合法性认同转化和抗拒性认同转化,不过当前情况下,两种认同转化路径的结...
《学习与实践》 2015年08期 关键词: "社会认同"," 转化"," 整合"," 合作" 收藏
<p>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调查</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调查" 收藏
个体作为独立为其生活负责、自主把握人生命运的个人主体,是现代社会对于个人存在方式的规定。个体认同是个人对这一身份、规定性的确认。个体的主体本质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个体社会信任对于个体认同的重要意义。现代性...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 "个体认同","个体社会信任","现代社会信任体系" 收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被社会大众所了解、认可、接受和把握,进而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它不仅是未来认同与现实认同的统一,而且只有进行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 收藏
研究社会认同理论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的影响,探索提高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途径。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必须走进临床,医学生职业认同成了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本文通过整理和界定社会认同理...
《当代医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 收藏
本文以近年来热议的鄙视链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鄙视链产生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以及最终形态。当个体主动或被动加入某个群体之后,会自动维护群体边界,从而建立群体认同,而这种认同,也正是"共同体"形成的基础,最终...
《新媒体与社会》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鄙视链"," 社会认同理论"," 想象的共同体" 收藏
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国企改制过程中分流、买断、破产等政策的实施使得下岗工人的身份认同发生巨大转变。身份认同是建立在社会记忆基础上的,社会记忆中的事件、经验、情感构成了其身份认同重塑的基础。而身份认同不...
《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社会记忆"," 认同重塑"," 生存策略"," 下岗工人"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