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213
一个反映审美现象共性的广泛概念。其中包括: 自然、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品中的...主观审美因素是以审美感觉和审美需要、趣味、理想、观点和理论等等的形式出现的。最后,审美表现在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中。对比动物类似劳动的活动与 ...
搜索到与“ 审美”相关的文献共 116条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对异文化的了解不仅是人们的一种渴望,而且成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本质要求。在这方面,素来以研究异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为己任的人类学近年来已从学院中走出,重新获得了公众的注目。人类...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04期 关键词: 收藏
本文认为尼采美学提出了两种最高审美境界 :酒神精神与伟大风格。酒神精神作为对生命的最高肯定方式 ,伟大风格作为对感性世界的最高肯定 ,都是艺术中的强力意志的最高显现。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02年05期 关键词: "尼采美学"," 酒神精神"," 伟大风格"," 强力意志" 收藏
一、关于"贫民化倾向"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最早创造者,他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角...
《安徽文学论文集》 2005年00期 关键词: 收藏
器乐演奏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决定着演奏者自身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优劣。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其核心是审美标准的建立与培养,是通过演奏实践和审美鉴赏,在意识中建立起的演奏审美标准,并以此标准指导和要求自己...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02期 关键词: "器乐演奏"," 审美意识"," 建立"," 培养" 收藏
在法兰克福学派传统中,社会批判总是与美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审美经验不仅是时代的风向标,而且是乌托邦的思想来源和社会反抗的文化基础。如何理解艺术的变迁和审美经验的变化,如何理解它的批判和政治潜能,就...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2008年00期 关键词: "社会理论"," 救赎批判"," 乌托邦美学"," 新启蒙美学" 收藏
大家好,今天在侃点群里,可不得了,一群雄辩家跃跃欲试,就"学生的作品体现教师的审美取向是好还是不好?",真是唇枪舌剑,好不激烈。今天的辩论红队为正方,蓝队为反方,看看能不能辩出个胜负来。下面先请反方闪...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08年10期 关键词: 收藏
王建山,生于1956年5月,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版画作品...
《今日艺术》 2008年08期 关键词: 收藏
梁启超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趣味"的本质、特征以及在人生中的意义,认为"趣味"是文学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本质特征;梁启超立足于感性生活来理解"趣味",带有明显的经验痕迹,强调情感、环境对于"趣味"的重要性...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01期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 审美主义" 收藏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开拓了中国古典小说...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 "《金瓶梅》","《红楼梦》","世情小说","叙事范式","审美观照" 收藏
本文就多元审美观念和理论思潮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女性文学的审美日常化现象“与生俱来”,并非新状态:女性封闭的生存状态决定女性写作的审美日常化现象:女性审美日常化合法性...
《文学与文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 "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合法性","局限性"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