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64
作者王铁仙。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文章认为,《讲话》所阐明的文学应当为...就新文学的表现对象来说,“五四”初期的作品就自觉地以普通人民群众代替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新文学的作者们受新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反封建性 ...
搜索到与“ 文学史意义”相关的文献共 6条
八十年来几辈中国学者的持续努力,在唐诗辑佚方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将这一长时段的工作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介绍各家的主要收获。同时,也指出唐诗辑佚普遍存在的重复收录和鉴别不精的问题,并试图说明在古籍数...
《文学与文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 "唐诗","辑佚","文学史","白话诗","流行诗" 收藏
<p>北宋初期王禹傅的《端拱箴》是一篇价值非凡但被长久忽略的讽谏之作,可谓作者政治主张之纲要、文章经营之佳构。<br/></p>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 "北宋","王禹傅","端拱箴","文化史","文学史" 收藏
"重写文学史"是在陈思和、王晓明等人推动下产生,他们对以往的文学史著作提出了个种不同问题。"重写文学史"主要针对以往重要作家作品定论分析质疑与重评。尤其是针对从解放区文学到"十七年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的...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09期 关键词: "历史经验主义"," 政治与审美"," 反思" 收藏
在当前中国文学中,余华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存在。一方面,他得到的官方荣誉很有限,包括最有分量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至今都与他无缘;但另一方面,他又得到民间和读者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其代表作《活着》,曾获得...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 收藏
陶渊明天性喜爱自然,主动亲近自然植物,并在文学中加以书写。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果蔬、谷物等植物有必要的物质需求,二是对住所周边栽种的各类观赏植物有精神需求,三是他在诗文中多次运用与植物有关的典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年01期 关键词: "陶渊明"," 植物书写"," 文学史"," 意义" 收藏
在五四新文学颇为兴盛的1920年代初期,中国产业工人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尤其是他们举行的一次次大罢工,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高举现实主义文学旗帜、高标"为...
《广东社会科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五四文学"," 工人小说"," 产业工人"," 平民文学"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