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86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著者刘勰,成书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本世纪以来,流行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周振甫的《文心雕龙注释》,陆侃如、牟世金的《文心雕龙译注》等。刘勰(约465-522),字彦和,南宋东莞郡 ...
搜索到与“ 文心雕龙”相关的文献共 8条
《文心雕龙》研究中,在形象性概念的诠释上多有分歧,一些议论难免缺憾和偏颇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割断范畴义与其移用文论前原义的联系,不解古人移植的所以然,使解读失去一个重要导向。其二是断章取义,忽略古代概念...
《文学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 "形象性概念","势","体性","风骨","风格" 收藏
<p>《文心雕龙》“推源溯流”批评方法分析</p>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 "《文心雕龙》“推源溯流”批评方法分析" 收藏
<p>《文心雕龙·练字》篇既是对文章作法理论的论述,又涉及了文章书写具体技巧,在文学艺术史上极为可贵。</p>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 "刘勰","《文心雕龙》","书法批评","书学观念" 收藏
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描写的两个梦,正是他的两个愿望,反映了他写作《文心雕龙》的两个目的。一个是为文重视文采的愿望理想,一个是追随孔子的自豪之情。因此《文心雕龙》处处反映出以儒家思想为统领的文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 "刘勰","文心雕龙","文采","儒家思想" 收藏
《文心雕龙?通变》的主旨内涵历年来被学者广泛探讨,“通变”的涵义出现了多种解释方式。本文综述了历年来学者 对“通变”的大致四种不同的解释:“通变”即复古;“通变”就是继承和革新;“通变”就是变化;“通...
《文化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 "文心雕龙","通变","主旨","变" 收藏
《文心雕龙?通变》的主旨内涵历年来被学者广泛探讨,“通变”的涵义出现了多种解释方式。本文综述了历年来学者 对“通变”的大致四种不同的解释:“通变”即复古;“通变”就是继承和革新;“通变”就是变化;“通...
《文化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 "文心雕龙","通变","主旨","变" 收藏
文章运用陈望道先生关于文辞、语辞的广义修辞观,结合"字象与诗象融合"的观点,以《文心雕龙》和《〈文心雕龙〉札记》为研究对象,展开字象与修辞融通关系的拓展性思考。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审美视角的取...
《当代修辞学》 2020年01期 关键词: "字象"," 神用象通"," 修辞《修辞学发凡》","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札记》" 收藏
《文心雕龙》在20世纪美国汉学界的传播与研究,不宜简单理解为汉学研究的比堪发微,而应理解为比较研究的阐释学问题。美国的《文心雕龙》比较研究,以20世纪中叶以来渐成世界文学批评中心的美国整体文学语境为阐...
《文学评论》 2020年01期 关键词: "美国汉学"," 《文心雕龙》"," 阐释学研究"," 身份认同"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