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70
指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机制和规律,是病理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病机制的研究
搜索到与“ 发病机制”相关的文献共 27条
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最新的研究表明,EOS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哮喘发病机制。本文就EOS独特的APC作用有关研究作一综述,提出阻断EOS呈递...
《国际呼吸杂志》 2001年02期 关键词: "嗜酸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哮喘" 收藏
抑郁与冠心病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抑郁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和预后方面有不可忽视的负性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抑郁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关于抑郁影响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机制尚未定论,主要与炎症反应...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7年02期 关键词: "抑郁"," 冠心病"," 共病"," 危险因素"," 病因" 收藏
<p>目前全世界有两千四百万人罹患痴呆,其中60%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AD)。</p>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 收藏
IL-1β是一类多效性的肽类活性分子,其基因多态性可作为一个影响脑卒中的独立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IL-1β可启动IL-1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NF-κB、JNK/AP-1、p38MA...
《山东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 "白介素1β","缺血性脑卒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 收藏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原,其感染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外,还可累及神经、循环、皮肤、血液、泌尿、消化等多个系统,引起相应靶器官、系统的病变,肺外损害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十...
《山东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外损害","发病机制","耐药" 收藏
<p>了解血清SIL-2R尧IL-8和TNF水平在轮状病毒(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br/></p>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 "血清SIL-2R","IL-8","TNF","轮状病毒","肠炎","作用机制" 收藏
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大幅度降低胆固醇,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等。然而,近期的临床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年5期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糖尿病","机制" 收藏
甲状腺相关眼病( 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因子在TAO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TAO的易感性由遗传、环境和内在因子共同决定,经...
《山东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成纤维细胞","细胞因子","放射性药物" 收藏
<p>抑郁症作为全球性主要的精神问题疾病,其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本文综述了<br/>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并为抑郁症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途径。</p>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 "抑郁症","发病机制","治疗" 收藏
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大幅度降低胆固醇,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等。然而,近期的临床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年5期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糖尿病","机制"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