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 阅读量: 309
是聚集一定数量油气的圈闭。若圈闭内只有油聚集,称为纯油藏(或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称......油气藏,反之为非工业性油气藏。油气藏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内,油气在其中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统一的压力 ...
搜索到与“ 油气藏”相关的文献共 34条
本文从各种油气成藏必要条件的配置关系出发,把龙门山中段划分成半裸露带、单斜带和隐蔽带三种勘探领域。提出了“适时隆起”的概念,阐述了蓬莱镇组(J3p)气藏、白垩系气藏主要受燕山晚幕和喜马拉雅期运动的控制...
《岩相古地理》 902年00期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龙门山"," 成藏条件"," 勘探目标" 收藏
综合分析运用各项资料,抓住主要环节,去伪存真,不忽视录井资料每一可疑点,对准确评价储集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准噶尔盆地M4井S21砂层良好显示而试油为干层的一次解释失误的原因分析,纠正了资料认识上的误...
《录井技术文集》 2004年00期 关键词: "录井"," 后效"," 电性"," 试油"," 地化解释"," 分析"," 认识" 收藏
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油气生成、储层条件、运移条件、固闭和聚集成藏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该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
《岩性油气藏》 2013年4期 关键词: "长4+5油层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成藏机制" 收藏
东西伯利亚地台里菲纪(1 650~800 Ma)和文德纪(670~590 Ma)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的有利条件为:里菲纪坳拉谷演化阶段形成暗色泥页岩优质烃源岩,克拉通盆地长期发育的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主...
《岩性油气藏》 2013年3期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叠合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藏","坳拉谷" 收藏
从常规地震原始数据切除区获取被动地震数据,对通常认为是噪音的被动地震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研究被动地震信息频率域叠加剖面和分频段能量曲线的异常特征,发现被动地震信息在频率域的能量异常与地下油气藏存在一定...
《岩性油气藏》 2013年4期 关键词: "被动波场","共检波点道集","频率域能量异常" 收藏
<p>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对杏北地区扶余<br/>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模式进行了研究。</p>
《岩性油气藏》 2013年5期 关键词: "源外","隆起区","主控因素","成藏模式","扶余油层" 收藏
<p>制约深洼区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因素较多,其中准确描述储层空间展布特征是主要因素。</p>
《岩性油气藏》 2013年2期 关键词: "地震拓频处理","地震特征","地震波形分类","分频解释" 收藏
<p>通过对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测试,确定浅层气的成因类型;搞清浅层气的成藏机理、成藏模式和控制<br/>因素。<br/></p>
《科学中国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 "浅层气","成因","成藏","控制因素" 收藏
<p>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是衡量水平井井筒是否过早水锥和气锥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计算<br/>其大小对气顶底水油藏开发至关重要。</p>
《岩性油气藏》 2015年1期 关键词: "乞顶底水","水平井","临界产量","椭圆流" 收藏
输导体系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潍北凹陷断层及其活动、沉积体系与不整合面特征等的分析,提出研究区存在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等多种输导体系要素,并组成断层一不整合及断层一不整合一...
《岩性油气藏》 2015年6期 关键词: "输导体系","砂体","断层","不整合面","油气藏","潍北凹陷" 收藏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